箫吟看书吧 > > 绞明 > 第234章 玻璃与琉璃

第234章 玻璃与琉璃(2 / 2)

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结成的块状物。

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因此其呈现出浅蓝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的物质引起了工匠们的注意,经过他们的稍稍加工,便可制成精美的玻璃装饰品了,这样经过长期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古代中国人终于掌握了玻璃的生产技术和规律。

古人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

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它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明代开始人们所说的“琉璃”是不透明的,和玻璃是有所区别的。

华夏古代玻璃虽为华夏古人的独立发明,但其发展缓慢,并一直保持着固有的特点,既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优点,又有轻脆易碎、不耐高温、不适应骤冷骤热的缺点。

这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所致,铅钡玻璃不适合制作饮食器皿,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等,因此,比起陶瓷、青铜、玉石器来,玻璃器具用途狭小、发展不充分。

而西方运输过来的玻璃以纳钙玻璃为主,耐温性能较好,对骤冷骤热的适应性较强,用途和生产量都远大于华夏玻璃。

简单的说目前华夏大地就有玻璃生产出来,不过都是带有各种颜色的玻璃,更应该称呼为琉璃,主要作为装饰品、礼器、随葬品等,不能制作成玻璃镜,更没有办法作为门窗玻璃使用,以至于从西方运输过来的小块玻璃镜都成为珍宝。

现在人民商会却将人们当作珍宝的玻璃镜拿出来大批量销售,不但有手掌大小的玻璃镜,还有人脸大乃至人半身大的玻璃镜,最重要的是玻璃镜的价格,非常的便宜,一块手掌大小的玻璃镜售价才一钱银子。

放到之前,这么一块手掌大小的玻璃镜价格高达上百两银子。

随着玻璃产量提升和生产成本下降,人民商会销售的玻璃镜价格也会不断下降,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够买得起。

现在玻璃镜的价格还高,所以只影响到人民军治下中上层家庭,他们可以随意掏出银子去购买玻璃镜。

当某个大户人家夫人从人民商会购买一块玻璃镜,然后在一次聚会上将玻璃镜拿出来一群女人一起观赏,很快人民商会来购买玻璃镜的人就多了,主要是丫鬟过来购买,夫人、小姐们一般很少抛头露面。

夫人、小姐们在购买玻璃镜上还进行攀比,玻璃镜都是挑大的买。

手掌大小的玻璃镜只要一钱银子,面积翻倍,售价却要比两块玻璃镜的价格还高,玻璃毕竟是易碎物品,尺寸越大越容易碎,价格也是翻着倍增加。

一块人脸大小的玻璃镜至少要一两银子,一尺见方的镜子售价高达几十两银子。

很快,老爷们发现自家夫人或者女儿购买的玻璃镜。

最新小说: 渡我(救赎1v2) 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 存档是我的bug 潮汐gl(骨科纯百) 甘愿做狗(h 1v2) 从农村包围城市(H) 重生后我被宿敌们包围了gl(np高h全神经病) 斯德哥尔摩情人 [综英美] 当超英被偷家 繁花降(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