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吟看书吧 > 历史军事 > 疯狂的厨师 > 第12章 都是喝酒惹的祸

第12章 都是喝酒惹的祸(2 / 2)

唐代,百姓饮用的主要还是甜酒,度数低,甜味十足,有时连女子都喝上两口。

有诗为证,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写过一首诗:近来韩阁老,疏我我心知。户大嫌甜酒,才高笔小诗。

韩阁老就是韩愈,这首诗的大意是最近韩阁老您疏远我,我晓得,这是因为您酒量大,嫌我招待的甜酒不过瘾;才气又高,笑话我写的小诗。

任何一个前世地球上的酒鬼来到这个时代,足以笑傲酒鬼界,当个酒神绰绰有余。

张一鸣知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唐代的酿酒技术少了蒸馏这一步,少了提纯,度数自然高不上去!

所以,抱着为天下老爷们谋福利的目的,张一鸣决定酿造出真正的烈酒,好酒!

有了村长这个身份,一切都好办多了,张一鸣吩咐张良开始购买大量的五谷杂粮,酒曲,至于酒坊,酒缸,酒窖,村里有现成的,只要稍加改进就行了。

至于烟叶方面,张一鸣有些郁闷,因为自己一提烟叶,每个村民的脑袋都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表示从没听说过!

怎么会没有呢?

张一鸣想到了前任村长张士贵。

老张同志自从提前退休后,二狗和小翠都忙着酿酒,小张铎在私塾,就连张氏都忙着做糖葫芦,就剩下一个光杆司令张士贵,闲的蛋疼,感觉心里空唠唠的,

张士贵在家没事就“祝福”张一鸣的祖宗十八代。

后院。

一棵老槐树下。

张士贵坐在一张藤条椅上,还是张士贵设计的,还真别说,挺舒服,面前的大黑,不,被张铎改名“哮天”了,有气无力的趴在地上。

张士贵闭目养神,屁股下的藤条椅“吱纽……”响个不停。

“大黑啊,你说这个张一鸣,不就是一个做饭的厨师吗?认识两个字又怎么了?当村长讲究的是德高望重,论资历,论辈分,他就是个屁,张氏族人的眼睛什么时候开始瞎的?再说,当村长就该带领村民好好种地,完成官家的任务,这个张一鸣倒好,不务正业,做什么糖葫芦,现在又要酿酒,村民们也都鬼迷心窍,哼,早晚有你们哭的时候,对不对,大黑?”

大黑没有说话,身后却传来一个幽灵般的声音:

“哎呀,还是堡主大人厉害,居然懂兽语?我等自愧不如?”

冷不丁,张士贵吓了一大跳。

这个狗日的张一鸣什么时候来的?走路没声音像个鬼似的。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个王八犊子今非昔比,张士贵急忙起身,满脸堆笑:

“原来是村长大人,失敬失敬,村长大人公务繁忙,怎么有空来看我这个糟老头子?”

“堡主大人说笑了,您吃的盐比我吃的饭都多,过的桥比我走的路还多,见多识广,我自愧弗如啊?”

“那是,姜是老的辣,老夫叱诧风云之时你还穿开裆裤呢?”

“那是,那是,哎,对了,堡主大人您听没听过有一种叫烟丝或者是烟叶的东西?”

张士贵闻听此言,眉头皱的像梯田似的,捋了捋胡子:

“具体说说?”

“那种东西长成后晒干,像干枯细长的树叶,用火一点就着,还会冒烟,只不过是白色的,可以放进长长的如烟囱状但是粗细如大拇指般的东西里,吸一口提神,缓解疲劳!”

张士贵把胡子都快揪光了,脑中灵光乍现:

“我想起来了,老爷年轻之时经过一个遍布是荆棘的山地之时,那里有放羊的老者,穿的奇服异帽,说的鸟语一个也听不懂,嘴里叼着个狗鞭一般的玩意,吸一口,陶醉无比,还他么冒鬼火和白烟,呛鼻的很,但就是想不起是哪个地方了?”

狗鞭一样的东西应该是大烟袋锅子了。

没错,就是它,张一鸣激动万分。

老张同提供的线索很重要,很庆幸,否则再晚几年,就步入得老年痴呆症高发期的年龄了。

根据老张同志的描述,张一鸣突然想起了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竹枝词》:“马鞭烟袋细细通,两人相恋莫漏风。燕子衔泥口要紧,蚕儿挽丝在肚中。

这首诗就是在刘禹锡在流放地反映湘西少数民族吸烟的场景。

而湘西就是前世的湖南省!

天助我也!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渡我(救赎1v2) 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 存档是我的bug 潮汐gl(骨科纯百) 甘愿做狗(h 1v2) 从农村包围城市(H) 重生后我被宿敌们包围了gl(np高h全神经病) 斯德哥尔摩情人 [综英美] 当超英被偷家 繁花降(1v1)